导读:写作妇产医学论文对于很多新手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一般,不知道应该怎样才能创作出才算优秀的,而这个时候,往往大家都是会参考一下相关的文献资料的,本论文分类为医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妇产医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妇产医学论文2300字(一):“慕课”在妇产科医学教育领域中应用的价值研究论文
摘要慕课是当今的教育改革趋势,本文从慕课的发展历程开始,讨论了慕课特点和其在妇产科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慕课妇产科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慕课”,英文:massiveopenonlinecourse,简称MOOC,可翻译成:“大型开放在线课程”。这种伴随新兴科技革新而生的教育模式,以优越的自由性、灵活性,规模大型,正规的教育门槛等被许多领域关注和应用,也吸引了大批的学生群体,也对教育界造成了冲击,目前中国正呈现出引入“慕课”模式来教育改革的趋势。
医学教育领域,也正渴望着一场进步的教育改革。传统的医学教学,往往是填鸭式的灌输。由于医学知识本身具有知识点繁多、内容杂、理论抽象、学习枯燥的特点,加上课堂时间有限,难以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所以医学院的学风以“数载苦读,艰苦学习”为主,学生大多是被动接受书本知识,而不是主动去挖掘、创新。另外,校园中的教材版本常常稍落后于时代发展,导致学生所学落伍。但,医学本身是与人息息相关的行业,医学生所学知识未来是要快速应用到实践中的,因此这种书本和实际工作的脱节对医学生造成了较大的阻碍。而医学领域中的妇产科领域由于研究对象、范围和内容较为特殊,容易涉及到女性隐私,这种阻碍更大。慕课——这种新兴教育模式,给医学教育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新的方向。
1慕课发展历程
“慕课”概念从2008年提出开始就迅速在教育界兴起发展,慕课概念提出4年后,又乘上了三大课程平台(Udacity、Coursera、Edx)高速发展的快车,走到了时代的舞台前。因此,三大课程平台兴起的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我国的教育改革也紧跟上,进行地如火如荼。2013年慕课正式步入中国的教育主流界,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慕课元年,中国建立中国高校教育平台,这一平台为多所国内高校共建。除此之外,国内不少高校还走出了国门积极参与国外教育平台。例如,在Edx上能看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的身影,Coursera上也能观看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校的课程。不同于单纯的网络视频课程,慕课课程包含预习、复习、视频讲课、互动、课后作业、考核、评价与反馈等全环节。2014年,中国首家医学教育“慕课联盟”正式上线,这也是全世界首家医学教育慕课平台,因此将2014年称为中国“医学慕课元年”。该平台实践贯彻友好开放、非盈利的宗旨,全国182家医学高等院校都已加盟,2015年就已囊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诊断学等共计7门基础和临床课程,这之后平台还在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慕课具有许多优点,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慕课选择多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去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二是脱离了时间、空间限制:不论你身处何方,通过网络你都能登陆上慕课学习。更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时间,甚至在等电梯的空档也能拿出手机学习一会。三是零门槛:课程本身不设限,任何年龄、性别、职业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大多数课程并不收费,只需要一台手机和网络就能参与学习,对打破教育不公平、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四是慕课资源丰富:在一个平台上,可以同时看到多个高校的课程,甚至国外名校课程,且课程涵盖多个学科和专业。这一切只需要登陆进行简单验证便可获得。五是形式新颖: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并把课程知识点“碎片化”。课堂被分为课前学习和课内互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知识点“碎片化”划分方便后期学生复习,哪一点不会就看哪一点,而不需要再从头看起,学习效率更高。
2在妇产科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妇产科医学是门理论紧密结合实践的学科,学生的临床能力、教学水平、科研能力都必须均衡培养。这要求医学生们必须保持終身高效率学习的习惯,要针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薄弱环节进行攻克。慕课医学教育平台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从业者或医学生可以在慕课平台上根据自身需要,学习最前沿的技术并相互交流。而且,慕课课堂时间、空间不受限,满足个性化需求,学习者可以利用任何时间上线学习,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
另一方面,临床能力无法单从书本上获得,需要大量的现场观摩和实操。但妇产科涉及妇女隐私,观摩、实操机会较少。通过慕课视频学习,学习者不需要去到现场就能到达观摩效果,大大减少了与病患的直接接触,避免了尴尬,也避免了病人的抵触心理。
“翻转课程”的设置,大大激发了学习者学习的兴趣,诱发学习者参与课堂互动,人们在此可以交流分享自己遇到的疑难杂症和解决办法。“碎片化”知识点的切片方式,帮助从业者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用一个个碎片化时间进行一个又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降低了学习的时间成本,增加了知识的易得性。
不过,慕课教育在医学教育及妇产科教学领域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最大的局限在于,当前的慕课这种在线教育模式没有办法进行实操练习。毋庸置疑,实操在妇产科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书面知识到上岗实践的过度环节。目前实操性学习还是需要沿用传统医学教育的培养方式,因此,目前慕课可引入妇产科教学作为补充教学方式,弥补传统医学教育的不足,同时,学校可在慕课平台的使用中,或者灵感和启发,推进教育模式革新,以取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妇产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妇产科麻醉医学上关于麻醉药的应用研究论文
妇产科门诊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且时间短,但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范围较广,但在整个手术过程会因为孕期的一些生理反应夹具患者的痛苦,包括生理上的疼痛感以及心理上的恐惧感等,这样可能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再综合考虑胎儿健康,伴随的妊娠并发症等,可能还会加剧手术的风险。因此需要采用专业的方法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危害,本次研究主要是将芬太尼作为麻醉药应用于患者的妇产科手术中来,观察其效果,效果良好。形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0例妇产科门诊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年龄26~43岁,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人工流产患者35例,葡萄胎患者23例,诊断性刮宫患者32例。
1.2研究方法
在患者手术前静脉注射一定浓度的芬太尼,以HR、SBP、DBP、SpO2为观察指标,密切观测患者SpO2、HR、DBP、SBP这些指标在麻醉前、麻醉后5分钟、麻醉后10分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4.0统计学软件将数据进行了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手术后的麻醉效果非常良好,其中90例患者有86例患者效果良好,4例患者效果一般,优良率达到95.5%,并且所有的病例均未出现不良的反应。SpO2、HR、DBP、SBP这些指标在麻醉前、麻醉后5分钟、麻醉后10分钟的比较见表1。
经过统计学的处理,麻醉前与麻醉后的数据比较,a表示P<0.01,b表示P<0.05,处理的结果在差异上具有统计学的意义,通过采用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麻醉,除了SpO2无明显变化外,其他的观察指标都明显的下降,说明了芬太尼的麻醉效果非常良好。
3讨论
妇产科门诊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且時间短,但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范围较广,包括扩张宫颈管、切割子宫内膜以及切除宫腔赘生物等,这些操作会给患者带来生理上或者心理上的影响,不仅会使患者产生疼痛感,他们还会因此而心生恐惧,这样可能会影响临床的手术效果。手术前对患者进行麻醉,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患者通过麻醉可以达到镇痛的效果,良好的麻醉可以让患者处于入睡的阶段,这个阶段他们的意识较为薄弱,不会因为手术而产生恐惧或者痛苦等。麻醉的技术虽操作简单,但是也需要麻醉医生的专业水平与专业技能,以及对药物剂量的把握程度,将患者的损害降到最低,要充分考虑到胎儿情况以及伴随的妊娠方面的并发症的产生。
在本次的研究里,患者注射芬太尼的时间为妇产科门诊手术进行前。芬太尼也被人们称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属于麻醉性很强的一种镇痛药,它的药理作用与吗啡及其的相似,但它的效力则是吗啡的80倍。芬太尼能够让患者很快的感觉到镇痛的作用,但一般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在临床上,芬太尼常被人们用于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低浓度的局麻药复合小剂量的芬太尼一般是从硬膜外给药的。芬太尼不仅能够给患者带来良好的镇痛效果良好,还不会造成母体以及婴儿的不良影响。据研究表明,在进行剖宫产手术中,在胎儿娩出前的l5分钟以内为患者注射常规剂量的芬太尼时,没有发现会对新生儿产生不良的影响。
为了减轻妇产科患者的痛苦,缓解他们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所带来的疼痛感以及恐惧感,减轻患者们的心理负担,需要在手术之前予以患者深度的麻醉,研究表明,芬太尼应用于妇产科麻醉手术不但使患者降低了疼痛感,未对患者造成手术的心理创伤,并且发现芬太尼不会引起患者呼吸不畅等呼吸上的问题,没有造成患者心血管上的影响,说明了芬太尼达到了良好的麻醉的效果。所以,芬太尼是一种值得临床上推广的一种麻醉药,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