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论文2000字范文_妇产科学毕业论文指导

  导读:要想撰写一篇出色的妇产科学2000字论文,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必定也会提前做好很多的准备工作,比如说大量的参考文献资料,这样才能在写作的时候有方向,本文分类为妇产科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妇产科学2000字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妇产科学论文2000字范文(一):模拟辅助教学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开展效果分析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模拟辅助教学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开展效果。方法:对本校2014-2015届本科学生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实施的模拟辅助教学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及与之前年度教学情况对比,探索模拟辅助教学的开展效果。结果:认为模拟辅助教学有利于理论考试的占75%以上;认为模拟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课间见习教学效果的占83%以上。结论: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实施模拟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收理论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实操水平,便于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关键词:模拟辅助教学;妇产科;临床教学


  妇产科学作为集实践与应用于一体的临床医学学科,对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医学教育工作者不断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但同时,妇产科学的临床教学工作中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如特殊的解剖部位、特殊的心理影响等,为临床教学带来了难题。


  为了不断提高妇产科学临床教学的工作效果,引入模拟辅助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模拟操作能力,现将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fVJPDcv3u2Ife2Cn6Ph4FkOrxtoGgdYe2mfuAKKmKY8=


  1.1一般资料


  以我校2014-2015届共计156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61人,女生94人,研究包括课间见习阶段和临床实习阶段前后。


  1.2方法


  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实施模拟辅助教学,通过女性盆骨、分娩模型模拟教学器具,让学生了解外阴消毒、盆骨检查等各项程序,结合分娩机转模型,观摩产道分娩的全部过程。教学完成后,教师通过不记名的调研问卷方式,调查学生对模拟辅助教学的看法和建议。期间共发放调查问卷156份,回收156份,均为有效问卷。同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比对之前两年未实施模拟辅助教学的2012-2013届本科生平均考试成绩。


  1.3观察指标


  1)模拟辅助教学对理论考试和课间见习的帮助效果。调查问卷共设有帮助、帮助一般、无帮助三个区间。


  2)模拟辅助教学实施前后学生平均成绩对比。


  2结果


  2.1模拟辅助教学对理论考试和课间见习的帮助效果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显示,认为模拟辅助教学有利于理论考试的占75%以上;认为模拟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课间见习教学效果的占83%以上。详见表1:


  2.2模拟辅助教学实施前后学生平均成绩对比


  实施模拟辅助教学前,2012年学生的考试平均成绩为78.35分,2013年学生的考试平均成绩为79.89分,实施模拟辅助教学后,2014年学生的考试平均成绩为82.44分,2015年学生的考试平均成绩为84.23分。实施模拟辅助教学后,学生的考试平均分数较之前有显著提升。


  3讨论


  妇产学科需要学生拥有大量的实际操作和处理问题的技能,需要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的转化为临床实践。模拟辅助教学作为联系理论和实践的主要手段,对临床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患者对隐私更加注重,她们对医疗工作者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临床辅助教学可以极大的缩短医生的实习阶段,让医生可以尽快熟悉技能,弥补不足。


  3.1模拟辅助教学的开展有其必要性


  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妇产科在诊疗的过程中,通常会涉及患者的隐私部位,受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理念以及患者医疗及法制意识方面不断加强的影响,多数患者会拒绝实习医生尤其是男性实习医生的治疗或观摩。实习医生实习机会的减少,制约其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而理论知识的掌握却又不足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所以开展模拟辅助教学就显得极其必要。通过模拟辅助教学,学生可以进行大量的练习,从而改善临床实践匮乏的缺陷,提升妇产科临床教学的可操作性。


  3.2模拟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信


  多数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心态很重要,而医生的态度对患者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从容不迫,做到心中有数,会对患者的情绪产生很好的安抚作用。如果医生本身在治疗的过程中产生紧张情绪,就不足以取信于患者。模拟辅助教学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练习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调查问卷,也显示出学生认为模拟操作极其重要。


  3.3模拟辅助教学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医学是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生通过模拟辅助教学,深入了解临床技能,通过实践和理论知识的结合,完成学习-实践-总结-提升的循环,发现平时课堂上没有发现的新问题,帮助自己不断认识自身的差距。学校对模拟辅助教学的深入开展,可以不断细化教学知识,按产科、妇科分门别类,开展诸如产科四步触诊、宫高腹围测量、妇科双合诊、三合诊、阴道冲洗上药等临床培训。模拟辅助教学的可重复性、真实性、规范性,有效的提升了妇产科学临床教学的质量,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妇产科学毕业论文指导(二):浅谈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心得论文


  摘要:留学生教育现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一所高校开放程度的标准之一。但由于留学生在语言、文化及学习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留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和知识的理解上面临不同的困难。为了提高留学生妇产科学的教学质量,该文阐述了在妇产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关键词:妇产科学;留学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c)-0246-02


  当今留学生高等教育现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教学工作已成为国内各高校一项新的任务和挑战。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是高校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方面,也更是体现当代中国正不断由生产经济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重大转变。妇产科学作为临床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旨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生育调控,是集专业性、技术性以及操作性为一体的学科,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发掘留学生的潜能,并令其逐步掌握各种常见妇产科疾病的诊疗方法。在多年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几方面心得体会。


  1留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


  笔者学校临床医学5年制临床本科专业留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东南亚国家。这些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口语基础,大部分学生英语口语相对流利,但部分学生英语口语带有较浓重的地方口音,并且汉语水平程度也参差不齐,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交流是教师面临的问题之一。并且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其国家的文化、信仰及教育背景也不同,所以对专业课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难[1]。留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与中国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也有较大区别,留学生课堂学习气氛较为活跃,学生主动性强,与教师之间互动良好。但同时,课堂纪律相对比较难把控,因为上课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打断老师的讲课随时提问,所以课堂上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争取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有所收获。


  2教学方法的实施


  2.1理论课教学


  因为考虑留学生未来毕业后虽然可能回国工作,但在中国留学实习阶段,面临的患者大多为中国患者,所以尽量让学生适应中国的医疗环境,在课堂上采取中英双语式教学。课堂首先先用传统多媒体课件展示全英文理论课程内容,但摒弃传统课件中冗长、繁琐的文字描述,课件中采用形象的图片、多彩的动画以及部分原版英语声音影像,形象生动地为学生展示该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生动的讲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课堂采用启发式及点拨式教学,在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以“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的方式对所学疾病总结,通过案例让留学生融入角色,并参与到情境模拟中,使其更切身感受到课堂的精髓所在,教师同时予以指导,培养留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师事先选择一中国名学生,其作为“患者”经过课前简单的培训,以便于课堂上能轻松应对留学生的发问,并且尽量向标准化病人(SP)靠拢。然后,让学生分别对其进行病史采集、口诉体格检查项目及应实施的辅助检查名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实习环境,要求学生需用中文依次询问病史,无法用中文准确表达者,教师在旁边进行解释说明,并鼓励课堂上其他同学用中文进行补充提问。若学生提出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项目有误,教师在其旁询问选择该项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目的,进行解释说明错误所在,并回放课件中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深刻意识到错误的原因;若学生提出检查项目正确,教师应积极地对其进行下一步的引导,并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该“患者”的检查结果,引导其针对性地探索该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及同时回答出鉴别诊断名称。在这一模式中,有的学生可能因性格原因不愿意参与其中,或者对此表现得漠不关心,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并且授课教师在补充和解答问题过程中对于重点中英文词汇做反复提醒、强调,进而加深学生对该堂课程的印象。


  2.2实践课教学


  因妇产科学其本身的特殊性,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很可能涉及患者个人隐私问题,且基于目前中国医患关系紧张,实践课对于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实践课前教师事先准备典型病例,要求学生应在课前温习相关理论课知识,鼓励并提倡学生收集理论课堂上有所困惑的知识点。虽然理论课上有“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环节,但牵涉到与真实患者沟通和相处的方式方法,也是医学生所必备的技能之一,在问诊过程中能让留学生深刻体会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病例对象选择能配合的典型病例为主,教师采用学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模式,事先与患者充分沟通,在取得其同意和理解后,带留学生走进病房。


  然后采取将学生自由分组模式,一般分为4~5个学习小组为宜,每组选择一个学生作为代表向患者询问病史,同样使用中文式提问,再由组内其他成员补充提问。留学生代表可对患者进行简单查体,模拟式提问辅助检查结果,然后由教师在旁边给予辅助检查结果的回答。教学实践过程中组内同学可以随时讨论,尽可能完善病史采集。询问结束后再进行组间的补充回答,探讨在问诊及查体时的疏忽遗漏之处,然后进行弥补和纠正,并对该病例的体征、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提出诊疗方案。最后环节再由带教老师对各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及点评,并结合具体病例解答实践课前学生收集的有困惑和争议的问题。因留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性格更加活泼、自信,且思维活跃,这种“分组式”的病例实践课,最大程度上采用了合作式、互助式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学生的反响普遍良好,同時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完美互动及配合,增加了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并且让学生通过与患者的切实接触,了解中国医疗现状,适应中国国情,让他们在案例学习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团队式”医疗,增加团队合作精神。


  3讨论


  医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留学生不仅要具备强大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妇产科学作为一门集实践性及专业性为一体的学科,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留学生实际特点,充分发挥留学生优势,采用“角色扮演”的理论课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提问,训练其临床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实现知识融会贯通,尽可能做到理论知识联系临床实际。同时实践课上对学生采用“分组式”培养,以实际医案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临床辩证的兴趣,进一步剖析具体疾病的特征、诊疗方案及远期预后,最终结合临床对疾病的整个诊疗过程做出总结。


  发展留学生教育已成为各高校教育工作的主流之一。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秉承“中国特色,国际接轨,与时俱进”的宗旨,做到“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2]。从国际医疗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留学生所在国家的医学特色及其本身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采用多方式教学,逐渐探索出适合留学生的妇产科学学习方法。并充分发掘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通过切身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经教学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期望进一步提高留学生妇产科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高医学素质的国际化医学生,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