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报刊创刊诗词_在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思路_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ppt

徐志摩诗歌鲜明的艺术个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幼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大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故飞机失事,因而遇难。更为巧合的是,失事飞机叫逗济南号地。蔡元培为其写挽联: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
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东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
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诗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轮盘》;小说《春痕》;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明正德年间,徐松亭在硖石经商,家居于硖石,为硖石徐氏分支之始祖。徐志摩即其族人。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垿,字槱森,因其父属猴,名申如,得子亦是属猴,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常写文章投寄各报刊。1902...

【答案】【小题1】C【小题2】(1)思想逐步发生变化,“保国”同“保皇”的联系不存在了,在文章中推崇反抗专制的拜伦和雨果。(2)马君武受到章炳麟感染,是章氏发起的...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材料三:“要...

(1)、汉阳铁厂;张謇;实业救国。(2)、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民主与科学。(4)、商务印书馆。(5)、学技术是指洋务运动,学制度是指戊戌变法...

原创诗词投稿

上海解放以后第一份诗歌专业报刊—《上海诗人》
上海解放以后第一份诗歌专业报刊《上海诗人》近日创刊,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著名诗人、诗评家贺敬之、李瑛、牛汉、洛夫、谢冕及大陆和台港澳十余家诗刊主编纷纷发来贺词贺信,表示热烈祝贺,并称这是“华文新诗界的盛事”。《上海诗人》由《上海文学》杂志社、上海作协诗歌委员会、上海左联纪念馆主办,以“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努力实现“出诗人,出作品,出理论”的编辑目标。上海是现代新诗发展的重镇,新诗史上第一份诗刊《诗》月刊于1922年1月在上海创刊,新诗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也最先在上海出版,上世纪三十年代,还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新诗歌派、现代派。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经济、文化、城市建设近年来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变化,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一方面,部分上海诗人潜心写作,广场诗会、朗诵诗会蓬勃开展,另一方面,上海没有专门性的诗歌报刊,许多纸质媒体上的诗歌也逐渐消失,两者形成了矛盾。《上海诗人》的创刊将为继承和发扬新诗传统,为申城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上海诗人》设“星闻”、“海派”、“国风”、“民间”、“观点”等8个专版。创刊号上推出的《上海:现代新诗的重镇》,梳理了1917年至1949年中国新诗在上海的发展历程和辉煌历史。《困境与出路—上海现代化的步伐和诗歌发展》一文,对上海地区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人士进行访谈,就诗歌在当下的状况及发展听取看法和建议。创刊号上还推出了诗人张烨、孙思等数十位沪上和全国诗人的作品,以及诗人任钧档案、黎焕颐手迹、宁宇诗配画等。据悉,长三角地区的江苏已有《扬子江》诗刊,随着《上海诗人》的创刊和浙江《江南》诗刊的即将创办,江浙沪诗坛将形成相互交融相互发展的繁荣局面,并将为全国诗歌的繁荣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茅盾的详细资料

茅盾(沈雁冰)简介2113茅盾(1896年7月5261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4102嘉兴桐乡人。1653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他十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处女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长篇小说《夜月》、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长篇小说《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和剧本《清明前后》等。文艺界为他庆了五十寿,他的声名日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已很难分身创作。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挨批靠边,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辞世。茅盾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刑风等,都是他常用的笔名。茅盾、蒲牢是最常用的笔名。“茅盾”由来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实行了臭名昭著的宁汉合流,对革命人士大肆屠杀,国内形势急转直下,非常险恶。沈雁冰由于参加革命活动,不得不离开武汉,最后到了上海,住在景云里。恰好,这时鲁迅和叶圣陶也住在这里。沈雁冰不便出门,又没有工作,生活上便出现了问题,于是就动手写起小说来。可有许多的报社都不登他的文章,于是他写文章的时候内心十分矛盾,所以他在手稿上署的笔名是“矛盾”。后来,他把写好的小说手稿给叶圣陶看,...

#p#

求报纸创刊100期贺词!

又到了桂花飘香的日子,又到了硕果累累的季节,我们也迎来了《医苑之声》创刊100期。在此,我谨代表院党委、行政对《医苑之声》百期生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编辑部全体人员及关心、支持《医苑之声》的全体员工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100期,对于一个刊物而言,正是蓬勃少年。从2000年6月创刊至今,《医苑之声》历经了八个年头的春华秋实,不仅成长为全国医院优秀报刊,更是紧密伴随我院发展的历程,忠诚记录了医院前进的每一步。褪去了创刊初时的稚嫩,《医苑之声》正以成熟甘美的姿态展现在每一位读者的面前。她图文并茂,弘扬医院文化,传播医院精神,反映医护心声,宣传医院形象;她实事求是,架起了医院与员工、医院与患者、医院与社会的交流平台,成为连接各方友谊的纽带;她注重品味,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成功打造医院对外宣传的“名片”,成为社会各界更多地了解我院的“窗口”。100期,凝聚了过去的不凡成绩,更代表了一个全新起点。小报纸,大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对外宣传平台,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严格把关,多刊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好作品、好文章,延伸医院服务功能,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医苑之声》伴着墨香,更好地走向员工,走近患者,走入社会。衷心祝愿《医苑之声》为进一步提升医院形象、展示医院风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贺《南通建工》创刊100期
张向阳
十月金秋,桂花飘香,正是硕果满枝的季节,《南通建工》也迎来了创刊100期。此时此刻,恰逢伟大祖国60华诞,百姓喜度中秋佳节,我谨代表集团公司董事会、党委和总经理室对《南通建工》百期生日表示热烈祝贺!向编辑部全体同志及关心、支持《南通建工》的全体员工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南通建工》创刊于2002年10月1日,至今,已历经了七个年头的春华秋实。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南通建工》就紧密伴随着公司发展的每一段历程,忠诚记录并见证着企业前行的每一个足迹。创办《南通建工》,是公司的一项重大决策。如今,走过百期的《南通建工》已经褪去了创刊初时的稚嫩,正以成熟大方的姿态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公司宣传手段的创新尝试,通过记录下企业改革发展的不同寻常的历程,展示了企业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创下的不平凡的业绩,同时,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全力塑造企业品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担当起一个成功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细细翻阅精读百期报纸,我们不难发现,这不仅在形式上图文并茂、...

报刊创刊寄语怎么写?

主要包括创刊的目的,得到的支持,刊物的定位和未来的展望等几部分!

  • 标签:
  • 发表日期:2020年07月04日 编辑:库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