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幼儿园教育2500字论文在进行写作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写,甚至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才好,其实写作论文并非什么难事,大家可以使用大量的使用参考文献,本文分类为幼儿园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幼儿园教育论文25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教育论文2500字范文(一):浅谈幼儿园教育管理——关于《幼儿园教育研究新探》感想论文
摘要:通过对多方理论学习与研究的基础上,认清了幼儿园教育管理的本质;在个人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实践原则、发展模式以及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教管体系;教管原则;发展模式;有效途径
2011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幼教事业发展的转折之年。回顾过去的三十年,众多幼儿园以蒙氏教育、双语教育、多元智能等理念开创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发展之路。展望未来的十年,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融合来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幼儿园体系,必将成为全球化时代中国幼教事业发展的趋势。因此,在新形势下,各幼儿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创造具有本园特色的教育管理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未来幼儿园教育发展主流和趋势。
一、幼儿教育理念的发展分析
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以约驭博、寓教于乐等教育理念,分析其教育思想对当今的幼儿园教学具有重要启示,如何正确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是我们教育界永恒的主题。
西方众学派的教育思想家也各自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理念,如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他批判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并以自然哲学为理论基础,明确提出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尊重儿童天性的发展,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强调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思想,提出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地发展;赫尔巴特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方面的教学必须是完整统一的,不容许有杂乱无章的现象和轻率的态度,需要根据儿童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建立一种合适的教学程序,由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从而提出了教学过程应分为:清楚、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福禄培尔的幼儿园教育思想认为人的天性表现为四种本能,即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宗教的本能。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又出现了“新教育”思想、实验教育思想、“自由教育”思想、劳作教育思想、“进步教育”思想、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等“现代教育”派理论,并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成为西方教育思想体系中一个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研究西方的教育理论成果对于我国幼教思想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回到社会主义教学理念的分析,马克思对教育人文价值的揭示,完整地阐析了教育人文价值的内涵与意义:教育要关注人的需求,体现人文关怀的品质,是发展教育的目标。马克思深刻地阐述了“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是认识教育人文价值的切入点与前提,这就明确了马克思教育思想所追求的人文价值的性质。只有把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个性自由作为人文价值的核心目标,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实质与核心,如此才能全面而深刻地揭示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实质。马克思把自由个性的人当作教育的价值目标,但十分强调个人与社会发展获得统一,使个人的个别存在向“人的社会存在”的复归,破除了传统教育人文价值思想中存在着的个体与群体对立的界限,揭示了教育人文价值的本体意义。
毛泽东思想在不断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思想中提出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社会现象,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是什么,这是教育性质的最终体现。虽然毛泽东的思想主要是关于青年职业教育方面的,但其中的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方面也是值得运用的。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的角度对教育战略问题的深刻论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教育的发展要为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服务的思想。搞好、搞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关系着现代化教育的成败。中国的教育要从“应试教育”的圈子中挣脱出来,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江泽民同志在《坚持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引向深入》一文中指出,学习邓小平理论,“既要注意从总体上和科学体系上领会和掌握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又要注意从这一理论论述较多的若干重要领域,对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理解。”从对邓小平理论“总体”理解的高度,结合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对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主题及其科学体系作出深入的探讨,这是我们学习、掌握和运用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视角。通过对邓小平教育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推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念的多层次发展。
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结合科学发展观,我们可以进一步的剖析当代中国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全方位,高层次的探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理念,科學发展的建设现代化的幼儿教管体系。
在《幼儿园教育研究新探》一书中,教材试图阐明幼儿园教育研究的性质、特点和意义,强调幼儿园教育研究旨在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效率;强调幼儿园教育研究要结合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工作实际,着力于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强调幼儿园教育研究与幼儿教师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强烈希望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能将两者融为一体,坚决反对不顾幼儿教师的保教工作去要求他们进行所谓的研究,因为幼儿教师的核心工作就是教育好孩子,而不是进行所谓的研究。幼儿教师的教育研究必须围绕如何做好“教育好孩子”这一核心工作转,必须为这一核心工作服务,而不应让幼儿教师过多地“分心”。幼儿教师进行的教育研究,是基于教育实际工作的研究——“在教育中,通过教育,为了教育”,其主要目的是解决保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寻求真实的答案或改进性的措施。该书通过多元化的案例研究不断的在读者阐述着“幼儿教育应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教师需要引导着孩子向着快乐的方向发展,幼儿在幼儿阶段应该沉浸于乐善、乐慧、乐美的乐园中,为每位幼儿的一生打下终身受益的基础。
幼儿园教育毕业论文指导(二):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研究论文
摘要:在幼儿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家庭教育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新时期许多幼儿园教师已经关注了家庭教育对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也在积极的推动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力图通过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促进幼儿的更好成长。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分析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两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的途径,促进幼儿园教育朝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33-012
引言
纵观当前阶段的幼儿园教育模式可知,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其中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有着缺点,也有着各自的优点,只有充分发挥二者得优势并弥补不足,才能让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更高水平的发展。为此,幼儿园教师必须积极的推动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要积极主动的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园家长的切实需要,尽可能的满足家长和幼儿的合理需要,从而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一、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优缺点
从幼儿园教育的角度来看,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幼儿园教育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幼儿教育体系中,幼儿园家长通常习惯将幼儿送到幼儿园内学习,在幼儿园内,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玩游戏,或者学一些知识,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锻炼手脑协调能力。幼儿在幼儿园内固然能掌握较多的知识,适应集体生活,但是这并不证明幼儿园教育就能发挥整体性的作用,幼儿园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充分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当今时代,教育部门已经关注到了幼儿园教育对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也在积极地推动幼儿教育朝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幼儿教育体系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受到人数的影响,幼儿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不能只关注一个幼儿,这就导致一些幼儿会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幼儿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的特征,长此以往,一些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优势没有得到教师的挖掘,就会丧失这些优势,影响幼儿的成长。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伴随幼儿的出生和成长,孩子从出生开始便开始接受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无论生活中基本的知识技能,还是生存技能,或是一些简单的知识和道理以及为人之道,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幼儿,父母的言谈举止也会给幼儿带来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家庭教育均可以对幼儿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家庭教育是针对幼儿一个人来进行的,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家长可以根据幼儿本身的特点进行特定的指导,这能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但是,家庭教育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幼儿的模仿能力相对较强,但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习比较差,一些家长的不良行为也会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在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时,一些父母不注重自己的言行,这就会使幼儿产生许多不良行为。
二、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策略
(一)发挥家庭教育的准备性作用
要想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幼儿园教师必须关注到家庭教育的准备性作用。幼儿是在家庭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受到家庭环境和父母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幼儿在步入幼儿园之后的行为和性格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每次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教育开始之前,就应当对幼儿的家庭环境有充分的了解,要做好准备性工作,从而在幼儿教育中因材施教,让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里的生活。为此,幼儿园教师要积极地与幼儿家长相互沟通,在拉进幼儿园教师与家长之间距离的同时,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和幼儿感兴趣的地方。除此之外,幼儿园教师也要在家庭教育中给家长足够多的指导,对于一些家庭环境不够好的幼儿,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完成集体活动。通过集体活动,幼儿能积极地与父母沟通交流,拉近亲子距离。与此同时,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教师可以让家长在每天的固定时间给幼儿讲一些童话故事,或让幼儿学习儿歌,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能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
(二)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对家园合作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幼儿园教师除了要通过家访和电话调查的方式与幼儿家长沟通之外,也要善于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利用亲子活动拉进幼儿园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同时了解幼儿的家庭情况,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密切结合。
例如,幼儿园可以在每月的固定日期请家长到学校参加亲子活动,亲子活动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锻炼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为重点,家长和幼儿组成一组,共同完成比赛。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会更加的密切,幼儿教育的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结语
总之,现阶段的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的结合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在之后的家园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通过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结合,实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之下持续不间断地进行知识的学习,获得更高水平的发展。